行業(yè)資訊
城市設計的橋和岸
岸在此處指代濱水空間的綠地和廣場,是城市濱水空間公共活動的主要載體。和城市腹地的開放空間相比,濱水區(qū)的綠地沿水岸形態(tài)呈帶狀布局,易與水體建立互動關系以及生態(tài)價值高的特別之處。而廣場的設置則著重體現(xiàn)水域的開敞性,有些甚至將水體引入成為廣場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對“岸”的平面組織上,盡可能地將沿水跡邊界的“線”狀組合向“面”狀組合轉(zhuǎn)化,讓水體空間成為具有輻射力與穿透力的區(qū)域。
濱水岸地形坡度的不同,會形成不同的空間景觀格局。當坡度很小時,從陸地上看水面的視角較小,視線易被遮擋,所以要特別注意岸邊建筑和綠化的尺度。當坡度為5%-30%時,形成一種山地景觀。陸地和水面形成較大的夾角,濱水岸的視野普遍較好。當坡度較陡,水與岸的高差較大,需要在近處和高處才能看到水,所以建筑物不宜太靠近水邊,而應該把臨水邊留給觀景空間。這種地形往往給人一種原始、自然的美,不宜建造太多人造物。
在城市設計階段,宜將濱水廣場和綠地穿插布局,形成點、線、面結合的開放空間結構。如果說場地的劃分和建筑的塑造對空間進行了第一次空間的分隔和圍合,那么綠化植被的選擇則是第二次圍合的重要因子。好的栽植設計應該用來表現(xiàn)形式主義的功能和加強邊界,尤其是在城市條件下以及道路臨近河流的地方。強烈的景觀處理手法,被推薦用在那些建筑混亂及視線分裂的地方建立連續(xù)和協(xié)調(diào)。不合時宜的濱水綠地常常出現(xiàn)大片的草坪綠地,雖然造價低,視覺效果好,但實際的使用功能往往不盡如人意。而水邊的綠籬則遮擋了人們的觀水視線,阻斷了親水可能。
橋梁的主要功能和作用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連接河流兩岸。“橋使人占有河流空間成為可能,由于橋梁,人一方面歸屬于本來的整體統(tǒng)一性,一方面又在兩個不同的領域之間往返運動,可以同時感受到內(nèi)部和外部,開敞、自由和保護。”
(2)延續(xù)城市路網(wǎng)。橋梁與道路連成一體,共同構成城市的骨骼,形成一個完整的交通系統(tǒng)。作為城市道路在水岸的延續(xù)和對水域的跨越,橋梁提供的是一種交通的服務功能,對于橋梁選址,橋頭空間格局處理也應納入到城市整體交通框架之下。
(3)水上觀景平臺。在水域兩岸,人們常常被停泊的船只和岸地的建筑遮擋了視線。而凌駕于水面之上的橋梁,卻為人們提供了開敞的觀賞水景的空間。河水中央的橋面上,是人們看到縱深水景的最佳觀賞點——河岸兩側的景致和河水本身構成了一幅優(yōu)美的畫卷。
(4)休閑娛樂場所。橋梁坐落在安靜的水面時,常被用作休閑娛樂的場所。穿行的人群構成了這些休閑設施的使用者,而獨特的造型設計和線形設計讓橋梁成為最活躍的水上中心。
(5)濱水空間象征。日本著名橋梁學者伊藤學教授在他的《橋梁造型》一書中說道:“橋能滿足人們到達彼岸的心理希望,同時也是使人印象深刻的標志性建筑,并且常常成為審美的對象和文化遺產(chǎn)”。
文章出自市政設計www.dayinniu.cn,轉(zhuǎn)載請注明。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文章推薦
- 高標準農(nóng)田建設中,如何具體實施土壤改良?
- 高標準農(nóng)田建設中的灌溉排水系統(tǒng)應該如何設計?
- 高標準農(nóng)田建設八大核心要素提升農(nóng)業(yè)效率的實用指南
- 高標準農(nóng)田建設中,如何平衡短期投入與長期效益?
- 高標準農(nóng)田建設中主要挑戰(zhàn)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 "5G+田保姆:數(shù)字化如何重塑中國高標準農(nóng)田管護體系?"
- 第三批超長期特別國債申報中,如何準備完整的申報材料?
- 2025第三批超長期特別國債申報的具體流程是怎樣的?
- 2025第三批超長期特別國債申報已正式啟動,中鐵城際對申報要點及政策背景梳理
- 公路竣工文件費的計算方法有哪些具體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