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高標準農田建設中的灌溉排水系統應該如何設計?
高標準農田的灌溉排水系統需兼顧高效節水、防洪排澇、生態保護與智能化管理,具體設計如下:
一、灌溉系統設計
分區與規模匹配
根據地形、土壤類型、作物布局劃分灌溉片區(一般≤500畝/區),避免大水漫灌。優先采用低壓管道輸水(PE管、PVC管),減少滲漏損失,輸水效率≥95%。
節水技術應用
噴灌:適用于玉米、小麥等密植作物,噴頭間距≤8m,霧化指標P=200-300kPa。滴灌:棉花、果樹等經濟作物首選,滴頭流量2-5L/h,濕潤比≥85%。智能控制:安裝土壤墑情傳感器、氣象站,聯動電磁閥實現按需灌溉,節水30%-50%。
水源與渠系配套
優先利用地表水(河湖、水庫),配套沉沙池、過濾池凈化水質(濁度≤5NTU)。渠系水利用系數≥0.7,襯砌率≥90%(混凝土或U型槽),防滲抗凍脹。
二、排水系統設計
排水標準與布局
設計暴雨重現期≥10年一遇,日降雨150mm不積水,24小時排出。干溝、支溝、斗溝三級排水網絡,縱坡≥0.3%,橫斷面梯形(底寬1-3m,邊坡1:1.5)。
防洪與排澇措施
低洼易澇區修建截流溝、調蓄池,滯蓄能力≥50mm/次降雨。排水口設置防倒灌設施(拍門、閘閥),避免河水倒灌。
生態化改造
生態暗管排水:埋深0.8-1.2m,管徑100-150mm,滲濾層厚≥30cm,減少土壤鹽堿化。植被緩沖帶:溝渠兩側種植蘆葦、菖蒲等植物,攔截泥沙與氮磷(攔截率≥60%)。
三、智能化與長效管護
數字化監測安裝流量計、水位傳感器,實時監控管網壓力、田間濕度,數據上傳至智慧農業平臺??篂哪芰μ嵘潘谜九鋫潆p電源(市電+柴油發電機),應急排水能力≥10m3/s。管護機制明確村集體或專業化公司負責設施維護,設立維修基金(按耕地面積≤5元/㎡/年)。
四、典型案例參考
華北平原:噴灌+暗管排水組合,小麥畝均節水40m3,產量提升15%。南方水稻區:控制灌溉技術(濕潤-落干交替),節水20%-30%,稻谷品質優化。
設計依據:《高標準農田建設通則》GB/T 30600、《農田排水工程技術規范》SL/T 4-2023,結合地方氣候與作物需求調整參數。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