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2025年文旅項目專項債申請的詳細指南
根據提供的文檔內容,以下是關于文旅項目專項債申請的詳細指南:
一、文旅項目專項債支持范圍
重點支持領域
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長江等國家文化公園項目。文旅綜合體:集文化體驗、休閑娛樂、旅游購物、住宿餐飲等功能于一體的大型項目(如影視旅游產業園、康養旅游產業園)。特色小鎮:依托獨特文化或自然資源打造的旅游小鎮。旅游公共服務設施:游客咨詢中心、應急救援基地、旅游集散中心、交通標識系統、數據中心等。生態文化旅游:生態保護與文化體驗結合的項目(如濕地公園、森林旅游)。鄉村休閑旅游:民宿、農家樂、采摘、民俗體驗等鄉村振興項目。紅色旅游:革命文物保護、紅色景區開發、紅色旅游產品開發。旅游扶貧開發:貧困地區旅游基礎設施及資源開發。
禁止類項目
高爾夫球場、大型人造景觀、產能過剩項目。純商業地產開發(如酒店、房地產捆綁開發)。無收益項目、主題公園、仿古城(鎮、村、街)、非A級景區內的旅游項目。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的項目。
二、申報流程
項目儲備階段
篩選項目:優先選擇國家重大戰略關聯項目(如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立項與手續:辦理規劃選址、用地預審、環評、可研批復等手續。編制可研報告:委托專業機構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
申報階段
實施方案(含收益測算、資金平衡方案)。財務評價報告、法律意見書。立項文件、用地手續、環評批復等。編制申報材料:填報系統:將項目錄入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和財政局債券申報系統。
評審與入庫
省財政廳組織專家評審,通過后納入專項債儲備庫。
發行階段
省財政廳統籌發行,資金撥付至項目單位。
三、核心要點
收益設計
收益需覆蓋本息1.2倍以上,多元化來源(門票、停車費、租賃收入、文創產品等)。避免過度依賴單一收入,可結合生態保護、土地增值等隱性收益。
材料包裝
必要性:突出填補區域文旅短板、服務國家戰略(如鄉村振興、文化傳承)。創新性:融入數字化(智慧導覽、VR體驗)、低碳技術(綠色建筑、新能源設施)。示范性:量化就業帶動、區域經濟拉動效應。
合規性
確保用地、環評、規劃等手續齊全,避免“未批先建”。嚴控純商業內容,禁止樓堂館所、形象工程。
四、申報注意事項
提前規劃
至少提前1年儲備項目,納入省級項目庫。窗口期通常為3-5月,需提前3個月完成材料準備。
風險規避
避免與已發行項目重復,防止同質化競爭。禁止將專項債用于運營虧損補貼或償還存量債務。
資金使用
專項債資金需在2年內使用完畢,超期未用將被收回。設立專戶管理資金,確保專款專用。
五、案例參考
生態文旅項目:某濕地公園通過門票、生態研學、濕地保護費實現收益平衡。紅色旅游項目:革命老區紅色景區開發,結合文物保護與紅色教育培訓。鄉村振興項目:鄉村民宿集群+農產品銷售,帶動村民就業與增收。
六、政策依據
《關于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化和旅游消費的若干措施》(國辦發〔2025〕2號)《關于優化完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管理機制的意見》(國辦發〔2024〕52號)
總結:文旅項目專項債申請需緊扣國家戰略,以公益性為基礎,強化收益自平衡,注重前期合規性與材料包裝的專業性。建議提前規劃,選擇成熟度高、收益多元的項目,避免政策禁止類內容。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